工法 Construction Methods
DIY之前
衝動之前先想一想…玩一下?玩一輩子?再想一想…有多大的空間可以揮霍?有多少銀兩可以浩劫?有多少經典等著問世?
如果您還在往下看,先吸一口氣,這是玩物喪志昇華為玩物尚志的一刻。
規劃
最低限度,木工DIY需要一張工作檯,一張鋸台,一個工具箱。工具箱可以分類設計在工作台以及鋸台下方,以完全利用空間。其他如挖空機等檯面,則可依可利用之空間大小決定作移動式檯面或固定式檯座。空間小固然會施展不開來,但是有效規劃空間會比隨意放置來的有效率。
除了工具所需佔用的空間之外,木工還有一個更頭痛的問題 ─材料管理,大小長短各種尺寸,十分難以有效分類管理,事實上材料所佔用的空間才是可觀,因此做空間規劃時,要特別保留材料儲存的空間。
工具
投入購買工具之前,務必三思。DIY 就如同賭博,問題在於要玩多大?木工 DIY 可以小到買一支螺絲起子鎖一鎖半成品,大到購買立地式重型機械,完成曠世鉅作。價格可能從 50 元起跳,直到...無底洞,至於材料也會從一才 30 元的松木、杉木玩到一才上千元的台灣檜木或台灣櫸木。
收集資訊
DIY 並不能確定每一次要做的式樣,也較難像專業木工一般,有能力事先預估材料及工具,因此隨時收集工具、材料、施工技術等相關資訊,有利於 DIY 時事半功倍。
用到採買
製作不同的家具有不同的工具和施工方式,機具設備也不一定相同,沒有必要大手筆投資,針對該次作品詳細分析,只買必須用到的機具就好,分批投資才不會傾家蕩產,何況有些較特殊的工具,不一定每次都用得到。
買適用的
各種工具規格並不一定一致,市面上日系;歐系;美系都有,日系與歐系都採用公制規格,美系則採用英制。購買機具應該優先考慮是否順手、以及相容於台灣的消費市場,並且注意後續維修保養等相關條件。台灣的木工業受日本影響極深,小型手提電動工具,以採用日規系統為主,德製機具為次,兩者均為公制。而美規系統則使用英制,進口較晚市場性較弱,雖然台灣外銷廠商也有製造英制刀具,但是內銷市場並不多用,買英制工具會比較麻煩一些,可以接洽廠商訂製刀具,或自美國進口。
買最好的(但不是過度專業的)
工具買來會跟定一輩子,三天兩頭掛病號,在享受樂趣之前恐怕就已經英雄氣短了,而且工具的品質會影響施工精度與工作能力,嚴重時還會造成傷害,不可不慎,使用好品質的機具,將省下來的精力投注在設計研發之上,會讓您在 DIY 的過程中享受更多的樂趣。
愛最深的
工具需要愛護、保養、維修,善待它合理的使用它,它的精度及壽命也會隨您付出的心力而延長。除塵、除銹、上油、潤滑是不可忽視的保養原則。
調適
技術絕對不是一蹴可成,它是挫折與毅力的累積,需要虛心求知並以靈魂灌溉,初始就如同森林邊緣剛發芽的種子,只要永續成長,就有機會成為森林的中心。
流程
DIY的同好通常沒有相關的木工背景或社會資源,往往從買材料就吃足苦頭,甚至於丟盔卸甲,但是當您漸漸累積經驗後,會越加快樂有趣。累積經驗最快最完整的方法就是編訂工作流程,詳細規劃。流程的編訂因成品型態及設備種類或個人工作習性息息相關。
當您決定作品形式及大小之後,就應好好計畫,這個程序可以隨著經驗累積而減少錯誤的機率,學習從計劃過程中檢視出成品的結構、造型、材料等等的合理性與改善的雛型。同樣的過程,也可以運用到掌控預算成本。建議的工作流程約略如下:
STEP.1:先找材料
市售材料有其一定的規格與習慣,這些規格適用於各種特定使用的行業,但是絕對不是針對 DIY,所以您不容易指定尺寸,而是應該遷就市售的尺寸作為依據,再行規劃。等您掌握您能運用的材料後,先不要買,記下尺寸規格就可以回家了。
STEP.2:畫工作圖
如果真的很困難,至少要規劃草圖,標示出相關的尺寸,以及組合的結構。然後將您在市場上詢問到的材料,試著一支一支套用到您的圖中。舉例來說:桌面需要幾片木板接合才夠寬,厚度如何?桌腳及橫桿各需使用多大的角材,買來的材料一支可以裁切成幾支等等。
STEP.3:開材料單
可依幫您確實掌握所需的材料,避免多買而浪費或做到一半才發現材料短少,此外並可以幫您估計出預算。材料單開好後最好間隔一段時間後再次審查一、兩次,以減少錯誤,免得購買材料就要跑好幾趟。
STEP.4:購買材料
除了工具,DIY最令人困擾的就是材料。市售常備規格通常是八尺及十二尺長,這個長度對轎車來說實在是夢饜,如果木材商有設備,拜託老闆鋸短還好,不然就只能自備鋸子運動運動了。
購料前必須先與老闆商量,請他允許挑選材料(正常情況下是不應該賣嚴重瑕疵的材料),所謂嚴重瑕疵,是指:死節(木節會脫落)、端裂(兩端因乾燥過速而裂開,已經超過可利用的長度)、潰陷(木材組織不均勻,乾燥時嚴重下陷)、脆心材(已經老化開始分解的心材,是廢木)等等。【參考材料篇】
STEP.5:按圖施工
即使是老手也會失蹄,雖然工作圖和施工程序可以減少錯誤,但是總難免掛一漏萬,施工的過程隨時修正錯誤或不周延之處,並記錄下來,在下一次創作就不會重蹈覆策。
STEP.6:作品檢討
不要孤芳自賞,隨時自我挑剔是進步的不二法門,勇於挑戰自己,技術就會進步。
安全
木工工具都具有隱性的潛在危險性,尤其是電動工具,稍一閃失就有可能會造成永遠不可彌補的傷害,遵守安全規則是自保的第一步,護具、模具、該做就做不能心存僥倖偷懶,事故經常發生在疏忽與漠視的時候。
美感
工藝結合了技術與藝術,美學觀念的培養是與技術並重的,技術有其極限,藝術觀念卻是無限,藝術層次的突破比技術層次的突破更加困難,它不是熟能生巧的勞動磨練,而是意象的思考,這一線之隔,將是「匠」與「藝」的分界線。美、不只是存在美術館或音樂廳,它存在於「無所不在」;存在於「生活中」,只有用「心」,才能發掘、體會。
尊重
任何一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之作,即使精緻粗放有別,必須在作品中用心融入真誠的靈魂才能成就一件曠世之作,尊重自己的創作也尊重他人的創作會成為理念昇華的動力。
補述
日前台灣的木藝界似乎掀起一陣收藏風~強調一級品的頂級鉋刀與鑿刀。網友來訪時問及鉋刀的看法,一時啞口。我在想是不是我的技術資料引發誤導?那將是極大罪過。
我用的是日製鉋刀與鑿刀沒錯,但是我也用台製的。日製鉋刀是白鳳牌、鑿刀是面具牌,這兩者都不是什麼頂尖的刀,在玩家來看不登大雅之堂。說實在的也很不好意思的,『一級刀』這個名詞我到最近才知道,早期一位很熟知的工具店老闆很坦白的問我,『我有沒有那雙手?』,意思是說買的起沒有問題,用得起嗎?他解釋道:不是我的能力不夠使用這支鉋刀,而是現今材料都已經機械加工,鉋刀剩下修飾的功能而已,頂級的鉋刀如果沒有讓它達到頂級的效用,那是『對不起它』,『適用』才識正確的。他是很傳統的工具店老師傅,有很多人生哲理、知識都受之於他。
日製鉋刀真的是這麼神奇?也許是吧,否則人世間就沒有神話了。至少鋼質較佳絕對是較耐用,能不能削鐵如泥?我確定我沒有這種功力。台製鉋刀的鋼質就不堪一用?倒也未必。只要是紅火的鉋刀,都已經是高碳鋼了,只是含碳量多寡、煉製精度與焊接技術的差別吧。
比方說吧:台灣人對茶葉都不陌生,價格從 300、800、2000、4000…100000 都有,剩下的是品嚐者的功力了,300 的茶就如同白火鉋刀,800 的茶可能適合工作時牛飲,2000 算是大階層的品味,4000 算是難得一見的佳茗,再上去1萬的茶是不是有 6000 的等級差距,將很難客觀的辨識,10 萬的呢?人外之人了。
鉋刀何嘗不是?如果我有能力典藏,如同收集古董的條件時,我會買的 ─LV 級的鉋刀。但是在此之前二、三流的鉋刀只是一整天多磨個五六次刀片而已,把磨刀當成休息,不是更令人心情愉快嗎?超能力可信但不可迷。
曾省三
拙園創意木工創辦人
Email:
chiayisan@yahoo.com.tw
地址:高雄市橋頭區甲昌路華興巷 41 號